在4月9-10日,由山东省畜牧协会主办、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和爱猪网共同承办的“中国两东猪业发展高峰论坛”在山东济南盛大召开。以下是佳和农牧育种总监唐凡发言实录:
各位专家、各位朋友:下午好。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有点变化,即当前养猪形势与高产种猪的机遇。
作为种猪来讲,任何一个养猪企业,种猪是一个战略选择。种猪作为一个战略选择的宏观形势,养猪未来的形势研判。我这里讲的提纲分为5个部分,一是对当前养猪形势的理解与判断;二是养猪新形势下给高产种猪的机遇;三是高产母猪在国内成功案例之启示;四是高产母猪对饲养管理之挑战;五是佳和公司在做高产种猪育种方面的考量、做法以及现状。
前面的易博士以及很多的老师都作了讲座,生猪产业已经发生了剧变,为什么今天这个行业具有这样深度长期低迷的现状?它还是有原因的,前面的原因我就不一一介绍了。这是我们盈利情况的变化,我们可以看到一点,周期越来越长,亏损的时间越来越长,盈利的时间越来越短暂,整个行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。
生猪是如何过剩的?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:一是规模化程度提高。大家都在等着大规模淘汰母猪,但是为什么母猪的数量迟迟没减少?说明我们的规模程度提高了,大家都在坚持。二是先进技术与设备应用,推动生产效率持续提高。三是出栏推迟,出栏重提高。2014年的春节为什么猪价没有出现预期的上涨?我们的很多猪以前可以一个月出栏的,推迟了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出栏。四是屠宰率和瘦肉率提高。五是进口猪肉与猪杂的冲击。官方统计2012年、2013年连续两年至少相当于每年进口1200万头猪,我估计不止这个数。因为从猪的副产品来讲,全球的猪(除了中国之外)大概1000万吨,我们进口的数量大概不到90万吨,去年是80多万吨,远远不止这么多,可能是翻倍的数量。五是抑制“三公”消费带来一定的影响。
20多年来,每头猪产肉效率提高了多少?一是出栏体重增加。我记得90年代出栏猪的体重是90多公斤,今天的出栏重已经上升到了120公斤,甚至于30公斤、150公斤的都有。二是屠宰率增加,瘦肉率提高。综合每头肉猪增加胴体量54%,增加的瘦肉量可能更加高,甚至达到82%,我这个估计可能不是很准确,但是应该在这个区间。过去这些年母猪生产力水平并未有显著提高,增长潜力巨大。二十年前或者十几年前母猪产仔数是10头、9头多,到今天很多的也是9头,所以这个潜力巨大。
2006年到2013年猪肉进口情况统计。2011年、2012年、2013年的猪杂进口持续在80多万吨,猪肉大概在50万吨左右,还不包括还有其他渠道进口的,没有在官方统计数据之内的。相当于每年进口大概1300多万头猪,实际上还不止这么多,这对养猪行业的挑战是非常强大的,大家可能从来没有感觉到像今天这么艰难。
新形势下对养猪者的挑战。我们没有大北农那么大的公司,没那么大的企业做支撑,也没有金融做支撑,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怎么样能够生存下来?亏损周期拉长,市场投机机会减少。猪的卖价除了生产成本和营运成本之外,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利润,没有额外的利润。过去的养猪业赚的钱拿去建注射、引进设备和引进新的猪种,现在的资金可能很紧张。再就是环保成本压力,不堪重负。一是来自于政府的,一是来自于百姓的。还有生产技术的竞争压力。再就是屠宰企业和生猪收购商的联合打压。这个感觉比较明显,猪肉价格下降非常缓慢,但是生猪的价格兵败如山倒。还有资金链的压力。中小养猪企业融资能力是很差的,我们的土地、注射很难获得贷款。
新形势下养猪者的机遇。一是全国养猪平均水平依然低下。二是提升养猪效率,降低成本的空间还很大。三是养殖土地成本还不算很高。四是安全优质猪肉品牌的市场开发潜力很大。
新形势下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。在微利的环境下,猪场生产各要素的优劣都会浮现出来,种猪的优劣更是如此。种猪在养猪生产中的影响是最重要的,但要获得并保持却最容易。在目前众多性能指标中,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的提升空间最大。
二、养猪新形势下给高产种猪的机遇
什么是高产种猪?这是我个人提出来的,主要的性状指标应该在母猪繁育率上,平均产仔数应该在13.5头以上,活仔数在12.5头以上。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潜力在26头以上。我说的是潜力,有可能会受到疾病的影响,但是它的遗传潜力在这里。其他的性状指标就是它是瘦型猪,它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达到瘦肉猪的标准。这种代表其实在我们身边,在国内有,在国外也普遍地运用,比如说丹系、PIC、法系的都可以算。我国母猪的生产效率提升空间是非常大的,有80%的提升空间率。
高产猪它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能是不是具备优势?是不是比其他的猪会更低?PIC给我们做了一个试验。第一列是PIC的猪,第二列是丹育的住,第三列和第四列是其他种猪的猪。大家可以看到,他们的总产仔数都在13.5头以上,产活指数基本上在12.5头以上,这就是我所说的高产种猪。国外的真正种猪育种公司,他们的母系猪基本上能达到这个水平。培育性能,四个公司有一点差距,但是差距不大。这个数据表明,高产猪的生长育肥性能、胴体性能是可以统一的。
这是我们国家的数据。2013年核心场总产仔数平均11.18头,代表了我们国内最好的水平,应该是最好的种猪群体了。它的产活仔数大概9.5头。长百猪11.19。
母猪繁殖力提升效益的空间巨大。一个600头的种猪猪场,产13头和产9头比,效益能增加150多万。
大量应用高产种猪的时代已经来临。高产种猪一直在养猪发达国家普遍应用。我为了一直提高产种猪的概念?是为了把它区分出来。真正的种猪育种公司,母系猪基本上达到这个水平。过去我国商品猪的定价与种猪育种过分强调外形的改进,而忽略了种猪内在的性能,尤其是母猪的繁殖性能。可以预见,未来数年将是我国高产母猪快速推广的时期,我国养猪生产效率将得到快速提高,也意味着养猪行业的成本竞争将更加残酷。
高产猪在中国能不能成功?我这里有个案例,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猪场,南方很多养猪的同行都参观过,是在广东清远。存栏单是二元母猪1640头,2012年出保育猪44000多头,平均每头母猪出栏27.3头,当年实现盈利900万元。2013年,由于母猪的胎龄老化,每头母猪出来的保育猪达到25.3头,盈利480万。2014年这样的情况下,它还是处于盈利状态。15公斤的保育猪成本大概在350-380元,目前卖价450元。这样的猪舍是什么样的?猪舍63栋,员工60人,假如是现代的猪场,可能15个人、18个人就搞定了,不会超过20个人。这么多的人,它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,产生这么好的效益,没有生产效率,是不可能实现的。我是2013年5月26日和2014年3月16日陪客户到现场考察,有一些照片给大家看(图片)。母猪到底能够诞多少个猪仔?在这里看到,我们很多母猪可以诞14个猪仔,有14个乳头它也能够诞14个猪仔,假如说有16个乳头,诞14头更加没问题。很多的母猪奶头是8对,有7对乳头也是可以的。
这个猪舍环境条件。这个地方在广东清远,不需要考虑保温,它的猪舍建设非常简单,它的土建成本不到200元/平方。这个猪场给我的一个启示是,高产母猪在我国实现高产都是可行的,因为在设备这么简单的情况下,都能够实现这么好的情况。所以,丹系高产母猪对环境的适应性并不差。再就是员工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设备之不足。我们中国员工的积极性责任心比国外的可能潜力更大。所以说,在行业亏损的大环境下,猪场能够保持盈利,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高生产效率,高生产效率的前提是采用了高产母猪。
三、高产母猪对饲养管理的挑战
一是高产母猪对猪舍建设的要求。由于高产母猪的超高繁殖力,因此每头母猪需要配套更多的栏舍面积,也需要更大的产床,需要给母猪提供更好的环境。像在湖南,夏天温度是39度,哺乳母猪的最适合温度拉18度、16度,采用达到很好的采食量。再就是需要保持饮水。
高产种猪育种一个很大的难点是,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的群体太少,我们做这个工作太小,觉得母猪繁殖率阶段,它的遗传率太低。我们对这一块做了研究,这一块积累的经验很少。国外这么多种猪公司没有到中国来?它到中国来需要一个育种体系,引进一个简单的品种比较容易,但是把育种体系引进来非常困难。全国高产种猪育种群体还不大,遗传交流还不够。
高产母猪营养的难点。过去的母猪营养体系基本上建立在每头母猪诞仔大概9头到12头的这么一个水平,现在诞仔要达到13头、14头,至少12头以上,对整个营养体系必须要做调整。每头母猪需要一个更大的采食量。假如诞生12个猪仔,意味着到第10天的时候,每头母猪的采食量达到8-8.5公斤,假如说诞14个猪仔,采食量要达到9公斤以上,10公斤左右。怎么样保证母猪的采食量很重要。还有一个问题是饮水。我们可以算,假如说达到8公斤的采食量也就是20公斤,20公斤加4.2公斤,每头母猪喝进去的水要达到25公斤。一般的饮水器有50%到60%是浪费的。假如说它喝20公升的水,需要多长时间?所以很多的情况下,母猪喝不到充足的水,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减少采食量。
高产母猪管理的难点。我们保证每头母猪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下,这块需要我们产房的员工有非常强的责任心。
四、佳和作为高产种猪育种的践行者和引领者
佳和集团成立于2006年,是董事长李铁明先生几个创业者草根创业创立起来的,经过了7年的发展,从最初的300头母猪发展到4万头母猪,佳和具有独特的养猪行业人才创业的发展模式。
在生猪产业进入微利时期的今天,养猪业更需要走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的道路。选择高产种猪,挖掘繁殖潜力还有很大空间。高产种猪对饲养管理有一定挑战,但已能解决。高产种猪大量应用的时代已经来临,佳和选择高产种猪作为当前我们育种的重心,致力于做中国高产种猪的引领者和践行者。
来源:爱猪网 http://www.52swine.com/view/201404/70520.html